高考的硝烟还没散尽,福州一中就向市区发布了一颗震撼弹——植基计划。植基两字的渊源来自清朝帝师陈宝琛给光绪皇帝制定的教育方针——植基立本,成德达才。陈宝琛,福建福州螺洲人,曾于1905年执掌过福建高等学堂的首任监督,后福建高等学堂正是福州一中的前身。福州一中也把这八个字定为学校校训。
这几年,无论是福州三中的钱学森班,还是师大附中的创新班,这两所高中堂而皇之地向市区最好的学生招生,网罗了最顶尖了两三百号人才,这让一直不为生源犯愁的福州一中也放下了身段,也参与到这场提前锁定优秀生源的“抢人大战”中来。去年就是起手式,虽然只是试水温,但敏感的家长已经闻风而动,今天发布的植基计划更是家长们翘首以待的。
今年的植基计划,招生人数为30人,通过信息类录取10人,数学类录取20人,这20人中兼具数学、物理培训潜质的不超过5人。虽然人数上不如附创班那么壮观,但从去年的10人到今年的30人,可以看出福州一中在提前招生的步伐上正小步快走,未来福州一中的招生趋势一定是将市外招生、八县招生的员额减少,植基计划的人数增加,甚至有可能出现向福州一中初中部、三牧中学、马尾三牧这些一中系初中校中直接录取优秀生源的计划。
植基计划开通了两个报名渠道——校长推荐和个人推荐。但相信选择个人推荐的考生会更多,原因很简单,从校长那边要拿到门票并不容易,校长也有他的利益考量——每个优生都是他手上的牌,有的要安排去考附创、有的要安排去考三钱,有的要安排去考植基。你同校长的立场不一致,这门票是一定拿不到,但好在一中有开放自荐渠道,自认够优秀的都可以去报名碰碰运气。据我多年的观察,福州一中历来都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给场外举人一试身手的机会。
报名时间是6月12日、13日两天,福州市中招管理系统上报名。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场,初试在6月27日下午(中考结束当年下午),信息类考的是基础素养测试、基础算法知识与程序设计测试(均为笔试);数学类考的是基础素养测试(笔试)。当晚10点即公开成绩。初试通过考生在次日(28日)上午参加信息类的上机考试或数学类的复试(笔试),体育综合素质测试。
最终录取名单将在6月30日上午10点,在福州一中网站上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