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福州我们了解寿山石
水坑石也像田石一样属于高山系统,因深藏于终年积水之坑洞之中,因而得名。村东南面有一座山峰名为坑头山,是寿山溪的发源地,沿溪流有坑头洞和水晶洞两个主要产洞。由于水浸气润,故石质晶莹无比。水坑石石质微坚,有黄、白、灰、蓝等色。品种主要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鳝草冻、环冻及掘性坑头等。
坑头鱼脑冻
坑头鱼脑冻古称“羊脂冻”,是水坑冻石中之精华。石质特别凝腻脂润,隐含云、水团状纹或波浪纹,如煮熟鱼脑,不如水晶冻莹澈,石色亦非雪白。特征是在石中有像受冻的鱼脑的形状,又有些像天上洁白的云霞,欲聚欲散。雕刻艺人一般都把它完整地保留在石之中。《端溪砚史》描写鱼脑冻如“团团栾栾”,“澄潭月漾”,认为“冻”是“水肪之所凝也”。最佳之鱼脑冻是“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
毛奇龄《观石录》曰:玉质温润,莹洁无类,如搏酥割肪,膏方内凝,而腻已外达。其次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鱼脑冻,外围是胭脂火捺,这种鱼脑冻似天地之间一团浮云和水气运转,有如“浑沌初开”的气势。
鱼脑冻中还有一种叫碎冻,即不是完整的,“错落疏散”,有时像花生米或蚕豆般大小,零零碎碎地错落。有鱼脑冻的,石质细腻、幼嫩、坚实、致密、滋嫩。
坑头鳝草冻
坑头鳝草冻又称“仙草冻”,产于坑头洞,质地清灵,色蟹青中略带微黄,肌理含细点,类似鳝鱼之背脊。或色灰白,呈半透明体,内现条条粗纹,状如水底飘荡的草叶,或寥寥数片,或满石密布。鳝草冻石石质凝腻,净洁如玉,色光而通灵,是寿山石冻石精品品种。
《寿山石考》曰:二八佳人,猫睛石压鬓。鬓者耳际细毛也,意指鳝草冻中含有类似少女耳际之细毛纹。属于寿山石,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