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高考移民”别拿错了武器

打击“高考移民”别拿错了武器

晨雾 / 转帖

打击“高考移民”别拿错了武器

  郭元鹏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确认,63名“高考移民”考生被该院终止2018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另有362名通过购房落户取得福建户籍的考生的高考报名资格还在进一步复核中。(11月21日《中国青年报》)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这次打击“高考移民”的决心巨大,一次性就取消了63人报名资格,另外362名通过购房取得福建省户籍的考生的资格还在进一步复核中。打击“高考移民”是需要的事情,“高考移民”对于其他考生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取消了他们的资格,换来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结果,其他考生会喜笑颜开,因为减少了竞争对手,而“高考移民”则十分痛苦,本想着“到福建考试增加了录取机会”,希望就此破灭了。

  绝不是要给“高考移民”找理由,而是想说:打击“高考移民”最好的武器并非是“严格审查”,并非是“取消资格”。必须要找到“高考移民”严厉打击之下,为何还有人偏向虎山行的原因。

  福建省为何有这么多“高考移民”?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是这样分析的:由于近两年来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周边省份低。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到福建省当“高考移民”的动力是:福建省的考生可以“低分数上大学”,其他地方的需要“高分数上大学”。这才是“高考移民”的问题所在。

  于是,在“低分数上大学”的“利好”里,很多不法人员做起了发财美梦。网上出现了“上名牌大学,办福建户口”;“助力高考,首选福建,直降100分”等内容的广告,一些外省人选择在福建的县城通过低价购买小户型住房办理当地户口以获得参加福建高考的资格。

  为了在福建当“高考移民”,外地居民不惜用购买房子的形式获得高考资格,本质上的问题还是这里可以“低分数上大学”。打击“高考移民”最好的武器不是“严厉打击”,不是“严格审查”,不是“取消资格”。而是,“高考公平”和“录取公平”。

  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实现公平制度。一方面,要推行全国统一课本,即使不需要统一课本,学习的知识深浅难易程度,也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方面,要做到高考一张卷,无论在哪里考试,考试的内容都应该是相同的。再一方面,需要录取时候的公平,不能这个地方的考生是“高录取线”,那个地方的考生是“低录取线”。同样的成绩,这个地方的考生上了清华,那个地方的考生却只能上个三流学校,这就是事实上的不公平。

  打击“高考移民”最好的武器是“高考公平”。没有“高考不公”也就无所谓“高考移民”。打击“高考移民”别拿错了武器。

信息来源:2017-11-23 东北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金虎时评 >> 经济民生

https://news.nen.com.cn/system/2017/11/22/020204964.shtml

相关报道:

福建取消63名“高考移民”报名资格

对高考报名条件进行细化和限定

  本报福州11月2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今天确认,63名“高考移民”考生被该院终止2018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另有362名通过购房落户取得福建户籍的考生的高考报名资格还在进一步复核中。

  由于近两年来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周边省份低,且《福建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规定“具有福建省户籍的人员”即有资格参加高考,于是网上出现了“上名牌大学,办福建户口”“助力高考,首选福建,直降100分”等内容的广告,一些外省人选择在福建的县城通过低价购买小户型住房办理当地户口以获得参加福建高考的资格。

  此举引起了福建部分学生家长的警觉,近期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反映“高考移民”问题,呼吁政府出台政策制止买房落户的“高考移民”现象。

  福建省2018年普通高考报名日前结束。据福建省教育考试院通报称,“在省、地、县招生考试部门的严密监控下,我省已发现有异常情况的省外考生武夷山市224人、罗源县95人、清流县74人、永安市29人、宁化县3人。在资格审查过程中,我院发现武夷山市报名情况出现较大异常,即派人前往该市现场核查,发现上述224人中,除161人为购房落户取得当地户籍外,还有63人为中介伙同个别民办高职院校通过不当手段获取落集体户资格。对于这63人,我院已终止其高考报名资格,并报有关部门追究涉事单位、当事人责任。”

  为防止“高考移民”钻政策空子,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对原先较为笼统的高考报名条件进行了细化和限定。该院今天宣布,对于购房落户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否则一律不予报名参加2018年普通高考:一是户籍迁入福建省须满1年及以上(从2017年7月1日计起,下同),二是学籍转入福建省并在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就读须满1年及以上,三是家长具有福建省合法稳定职业、稳定住所、连续社保缴纳须满1年及以上。

  一些家长对此仍心存疑虑,他们希望将上述3个条件的年限从1年改为两年。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表示,为坚决杜绝“高考移民”现象,对于中介机构有组织地进行“高考移民”的违规行为的,有关部门将对其依法严肃处理;对于民办学校有组织地进行“高考移民”的违规行为的,教育主管部门将对其进行严肃惩处;若有公职人员在户口、学籍问题上把关不严、监管不力,涉嫌利益输送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21日 01 版)

信息来源:2017-11-21 《中国青年报》

https://zqb.cyol.com/html/2017-11/21/nw.D110000zgqnb_20171121_6-01.ht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